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计考试 >

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售假 被判三倍赔偿

时间:2022-04-23 01:3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案情】杨某在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发布二手“某品牌无线耳机”的交易信息,称该无线耳机系其外出旅游时在官方专营店购买其他数码产品时赠送,全新正品,低价转让。

  高某获知该信息,向杨某确认该二手商品系全新官方正品后,通过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与杨某达成交易。高某收到耳机后,发现该无线耳机系假冒产品,认为杨某销售行为构成欺诈,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杨某返还已支付的购物款并承担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查明,杨某销售的“二手商品”确系假冒产品,且杨某短时间内在某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以同样宣传方式已销售同款无线万余元。法院认为,杨某在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假借出售个人闲置物品的名义长期从事经营性销售活动,并以虚假宣传的方式销售假冒商品,致高某陷入错误认识,进而订立合同,形成交易,杨某行为应认定为商业性经营行为,其行为构成销售欺诈。高某主张杨某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承担经营者责任,法院应予支持。故判令杨某退还高某已支付的商品价款并承担商品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

  【说法】近年来,个人闲置物品的网络交易日渐增多,交易人数、精彩专题 - 上海热线 - 数码科技,交易量发展迅速。各大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促进了社会个人闲置二手商品交易的繁荣,然而有的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中销售者发布的商品鱼目混珠,侵害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法官表示,对于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发生的交易,买家权益受到损害,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销售者承担经营者责任,相关法律规定并不明确。从促进全社会个人闲置二手物品线上交易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以及平等保护市场交易主体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对网络二手市场的交易主体进行区分,应在综合考虑出售商品的性质、来源、数量、价格、频率及是否有其他销售渠道香港最快报码开奖现场直播。收入等情况下,合理将长期从事二手交易营利活动的销售者界定为经营者,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分隔线----------------------------
考试宝典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社区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试题 职称计算机 职称英语 建造师考试 会计考试
百分百考试网专业考试网站,提供医学考试,会计考试,建造师考试,司法考试,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等各类考试试题下载及网校视频课程。